……
杨处下午去姑姑家。
到了姑姑家的大四合院。
小时候来过,但是那时候记忆中,就觉得像是大平房,市中心的大平房,感觉还没有自家高楼住着舒服。
自家房子不大,但是暖和。
那时候觉得四合院像是乡下的院子一样,玩的地方多,吃完饭可以到处跑。
长大后好像就没来过了。
再来,还有一些小时候的记忆。
院子里有个大水缸,里面有鱼有花,当时总趴在水缸边看鱼,被表弟爷爷叫下来。
再来才发现这水缸原来不高啊,记忆中是要双手扒缸岩,肚子挺一挺才爬上来的,原来自己那时候那么矮。
表弟的爷爷,记忆中老爷子很老了。
结果再见,老爷子还是那样老,好像没有更老。
姑姑每年过年或者暑假有见,变化不显,但是和记忆中的时候,老很多了,有白头发了。
姑姑知道他来,很高兴,早早收拾准备了好多好吃的。
外头风大,老爷子没有出去遛弯,只能在自家遛弯。
其实对老爷子来说,几亿卖房都没有意义,他又活不了几年,他要那些钱干啥,自己退休金很高,四合院住的很舒服,人老了就喜欢接地气的生活,高楼什么的住不习惯,脚不踩地,不踏实。
他的理论跟廖教授的有点类似,地盘要大,年纪大出门遛弯,有个好歹,摔了,年轻人还不敢扶,担心我讹他,在自家遛弯,地面平平的,风也小,舒坦。
老爷子也挺喜欢杨处的。
主要一对比,自家孙子实在太不成器。
老爷子自己退休金很高,儿子虽然不是很成器,好歹也是稳稳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