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2 / 2)

徐文心这个话,算是对刘弘毅最强有力的支持了。

刘弘毅谈的第三点,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挖墙脚。

他请求团中央多派一些年轻有为,敢想敢干,文化水平高的机关干部,到壮安去进行调研考察。

既然是试点,团中央就要负责写报告。

要写出高水平的报告,那不就得全程跟进吗?

暂定一年半时间试点的话,这些团干,不就得在壮安待上一年半?

等这批人去了壮安,刘弘毅才不会让他们闲着,直接就“借调”了。借调一段时间,刘弘毅再打报告,说不定就被任命为壮安正式的干部啦。

徐文心忍不住抿嘴而笑。

这个家伙,为了挖人,简直是“不择手段”。

没办法,壮安实在太缺交流干部了。

要不是徐文心已经决定要出国深造,说不定她第一个报名“借调”去壮安。

“搞定”团中央之后,第二个要搞定的单位,就是民政部。

其实在理论上,刘弘毅无须专门跑民政部一趟。

这应该是团中央的事儿。

他只需要在壮安县民政局办理一个手续,注册一个希望工程慈善基金会的组织,然后拿着县民政局的批复,去银行开办一个接受捐款的对公账户就行。

具体的业务,都是基层民政部门在办理的,民政部是最高管理机关。

但刘弘毅是这么想的,来都来了,民政部那边肯定要去跑一趟。

把这个工作,向部领导当面汇报,这样可以为今后的工作省掉许多的“麻烦”。至少部领导知道有这么回事,并且批准了他们这么做,以后就不会专门派人来“调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