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唠家常一般道:“朕当然得有这股劲儿,朕的面前,可是大明天下呀,哈哈哈。”
“既然你也有这股劲儿,那朕也信你,当初王伯善先生在旌德、永丰两县先后任职,管的是这两地百姓,朕也曾特地调了这两处县志看了看,政绩斐然。”
“如今朕要你做的,便是把你先祖曾经做的那些,推广到整个大明来做。”
王应辛是个实诚人,朱允熥自然也不跟他搞弯弯绕绕,把话说得十分明白,也给了他明确的指示。
驭下之术,就在于因人而异。
对詹徽、傅友文这些老油子得用手段,对王应辛这种有理想、有劲头的人,真诚才是更大的必杀技。
王应辛当即“噗通”一声跪了下去。
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微臣!谢陛下知遇之恩,谢陛下成全之恩,更谢陛下对天下百姓的仁德之恩!有陛下这份信任,微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再次抬起头来,他一双眼睛已然通红,噙满泪水。
朱允熥当即伸手虚抬了一下,道:“爱卿且平身就是,朕想的是大明百姓,你想的也是,你我是同路人。”
王应辛颤颤巍巍站起来,满脸谦逊地道:“陛下抬举,微臣万不敢当。”
朱允熥也不再纠结于这些言语上的推脱。
而是把目光更多的放在要做的事情上,在脑子里略略整理了片刻,便接着说道:
“接下来的农业部,由你来牵头负责。”
“至于农业部要做的事情,总体来说,有三件,一近,一中期,一远。”朱允熥目光笃然,毫不迟疑地道。
或者说。
他对农业部的规划一直都有很清晰的定位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