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领域同样迎来革新。书院增设“水学”课程,研究水的净化、蒸馏原理。《净水全书》《蒸汽水利要略》等书籍在民间广泛流传,学子们不再只埋头于四书五经,开始钻研实用之学。】
【曾经反对济世釜的陈阿贵,如今成了清源监的首席工匠。他逢人便说:“以前我糊涂,现在才知道这铁家伙是救命神器!我孙子在书院学净水术,说以后要让全天下的水都变干净!”】
【站在秦淮河畔,望着轰鸣运转的济世釜,朱由检摘下皇冠,任由微风吹拂。这场与污水的较量,不仅拯救了万千子民,更在古老的土地上播下了科学的种子。那一声声蒸汽的轰鸣,恰似大明帝国关爱民生的深情呼唤,预示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
洪武位面
朱元璋蹲在南京城外的污水沟旁,用树枝搅动发黑的水面,转头对刘伯温说:“当年打陈友谅,要是有这净水法子,咱的士兵也不至于拉肚子丢了战力。”他随手扯下腰间玉佩,“把这当了,先凑钱造个小釜试试。”
刘伯温蹲下身,仔细观察水流:“陛下,《水经注》有言‘源清则流洁’,此器虽能净水,但需选活水源头。臣建议在净水釜旁设八卦阵,以镇水邪。”
徐达捏着鼻子凑近污水,皱眉道:“这水比俺靴子底还臭!等釜造好了,先给咱的兵营用上,士兵不生病,打仗更有力气!”
常遇春笑着拍徐达肩膀:“老徐,到时候你可别抢着喝,给兄弟们留点!”
永乐位面
朱棣盯着济世釜的设计图,突然将其拍在《永乐大典》编纂进度表上:“解缙!把这净水之法编入大典,让后世子孙都知道我朝的能耐!”
郑和躬身道:“陛下,若将济世釜装在宝船上,远洋航行便不愁淡水短缺,船队可直抵天涯海角!”
解缙推了推眼镜,兴奋地在纸上疾书:“臣建议专设‘水经篇’,详细记载蒸汽净水之术,此乃泽被千秋的壮举!”
姚广孝轻抚佛珠,望着图纸沉思:“净水如净心,需以佛法加持。可在釜身刻《大悲咒》,保万民安康。”
宣德位面
朱瞻基放下手中的蛐蛐罐,指着图纸对杨士奇说:“杨爱卿,朕的蛐蛐要是喝这净水,说不定能多斗几年!快命人在御花园先造一座。”
杨士奇扶着老花镜,忧虑道:“陛下,铜料多用于铸钱,大量造釜恐影响币值。臣建议先用陶土烧制,试验成功再换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