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波折丛生,科举还是有惊无险的办起来了。
为了让璟瑟和华年能服众,璟琴刚登基就给她们派了个大任务,好在科举一事傅恒也是做惯了的,璟瑟虽手忙脚乱但也能在傅恒的指点下慢慢上手。
毕竟女子正大光明的参与科举是从古至今头一例,许多人的思想还没改变,这次参与科举的女子人数很少,五十个考生中仅仅只有一名女子考生。
不过敢于吃螃蟹的女子学识与胆量都是不错的,虽然参加童试(县、府、院三试)的少,但考中率却高的离谱,平均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了秀才。
偏远地区的考中率也有十分之一,更别说教育更好的京城了,京城中女子考中率达到了惊人的三分之一,这一下子整个朝廷都震动了!
倒是没有人敢怀疑女子考生作弊,毕竟童试又不是京考,都是由各地主考官自主命题的,除了京城的主考官璟瑟是女子,其余主考官可都是男子,怎么可能替女子作弊?
大臣们也只能归结于这批女子考生的质量了。
童试过后就是乡试,没考中童试的考生已经回家继续苦读,有些考中秀才的考生也因为没把握在踌躇,最后考生中女子比例比童试又低了一大截。
不过乡试的女子考生考中率是童试的一半,因为人数少,中举的女子考生也显得少,朝廷也没有像童试那般震动。
乡试结束便是会试了,考生们会集京师准备参加会试。
女子考生里贫困的考生占少数,毕竟贫困的女子家中也不会支持女子读书,是以本次会试,客栈、租赁生意比以往还要红火,甚至有些供不应求,价格也水涨船高。
但不是人人都腰缠万贯,即使家中支持,也有一部分女子考生囊中羞涩,所以多会找地方借住、找人合租。
有些人家见状打开方便之门,接纳了些女子考生,接纳的人家多是也有女子考生参考的府邸,例如凌府、薛府、林府……
鉴于此次参与科举的考生有女子,为了防止恶性事件败坏朝廷声誉,璟琴大手一挥,把刚赶回京的钦差们,又派出去巡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