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她听着一声接着一声的急报,恨不得逮住传令兵问一问情况。
“是夏军打来了?”
有人在外解手,裤腰带都没系上屁滚尿流地滚回来。
着实被吓得不轻。
“放屁!人家那是出军!咱们这虎牢关能这么容易被人一鼓而下?要知道咱们能在这儿,是因为里应外合,智取的虎牢!如今大王镇守在此,哪里会轻易被人算计?”
明洛完美解释了秦王身先士卒不顾一切奔来虎牢的原因,说白了,李唐王郑窦夏间,没什么血海深仇。
特别是基层将士。
随便都能逮到老乡邻里,找个递话说情的人轻而易举,然后谈条件谈待遇表忠心,先前那些投降李唐的人都是如此操作。
这意味着窦建德也能借着兵势兵威,说服那些墙头草般的官吏士卒为他效力,都一样嘛。
给谁干活不是干。
大家都想找个胜算大的靠山。
但是,既然秦王来了,而且一来这儿就以主帅的身份带兵给了对面一个下马威,态度一目了然。
底下人没了退路,那种隐晦的、不为人知的心思纷纷被镇压在了心底,起码目前表现出来的面貌,是众志成城。
不管是巴蜀而来的四五千精锐,还是秦王本部的玄甲军,以及镇守虎牢的将士。
没得选!
五月初二,窦建德倾巢而出,自板渚至牛口渚列战阵,北据黄河南连鹊山连绵二十余里擂鼓而进,逐渐逼近汜水。
大致方位如下:
北面是一条黄河,虎牢在黄河以南,东边还有条汜水,再东边就是鼓噪喧闹的夏军了。
当然汜水不是虎牢关的护城河,他俩之间另有一片不大的空地。
即一万左右的唐军仅仅靠着一座关隘和一条不深不浅的汜水阻碍着十来万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