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家,屋里烧着暖烘烘的壁炉,驱散了外面的严寒。
李云峰脱掉大衣,搓了搓手,坐到壁炉边的沙发上。
爷爷奶奶,还有大爷,大娘都围坐着。
孙丽娟正给两位老人倒着热茶。
“还是家里暖和。”
李云峰靠在沙发背上。
“可不是咋地。”
奶奶端着茶杯,“外面天寒地冻的,你这孩子,刚回来就往外跑。”
“出去转转,看看村里。”
李云峰拿起一块点心。
“变化大吧?”
爷爷嘬了口烟袋锅。
“连我都快不认识喽。”
李云峰点了点头。
“是挺大的,楼都盖起来了,路也宽了。就是……好多人都不认识了。”
“嗨,这有啥不认识的。”
大爷李大海接过话头,声音洪亮。
“留下来的,都是老根子。新来的,要么是给咱们龙腾做配套的,要么是来打工的。还有些洋人,干脆在这边买房定居了。”
“定居?”李云峰挑了挑眉。
“那可不!”
李大海猛的一拍大腿。
“现在咱们大草甸子可是香饽饽!挨着龙腾的厂子,工作机会多,环境也好。四九城那房价多贵?这边便宜!不少外地人,甚至外国人都跑这来买房安家了。”
大娘也是端着瓜子盘过来。
“你大爷说的没错。就说你小时候常去玩的老郑家,他家那俩小子,早就不在家憋着了。
“一个去了南方开公司,一个跟着龙腾的船队跑远洋。”
“现在家里就老郑和他老伴儿,还有小莽子他们那几个,都六十多了,也不下地了,天天在家带孙子,享清福呢!”
李云峰听着,脑子里浮现出老郑那张黝黑憨厚的脸,还有小莽子咋咋呼呼的样子。
“他们都六十多了啊……”
“时间过得真快!”
“可不咋地。”奶奶叹了口气,“咱们这辈人,都老了。你看那谁……武兴邦,还有不少你认识的,前几年也都走了。”
李云峰心里微微一沉。
武兴邦,那个缩着脖子,被人称之为武背包的男人。
“现在村里主事的,都是后面来的年轻人了,大部分还是外面屯子过来的。”
爷爷补充道,“脑子活,有闯劲,就是跟咱们这些老家伙,说不到一块去。”
“何止说不到一块去。”
李大海撇撇嘴,“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那叫一个热闹,全村老少爷们都去帮忙,流水席摆几天。现在?不行了!”
他磕着瓜子,吐掉壳:“来的都是外地人,跟咱没啥亲戚关系,谁还给你白帮忙?份子钱倒是照收,可那席面,谁还像以前那样大操大办?年底分红,人家也分不着钱,凭啥给你捧场?”
“现在就是这样,年底了,咱们这些最早入股的老股东,自家人在生产队的食堂里,简单凑一桌,吃顿饭就算完事了。”
大娘也跟着说道,“没以前那人情味儿了。”
李云峰默默听着。
他能想象到那种场景。
食堂里,坐着的都是熟悉的老面孔,大家推杯换盏,说着过去的事。
外面,是崭新的楼房,宽阔的马路,还有那些说着不同口音,甚至不同语言的新村民。
一个村子,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