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饭饱,人也散了。
二愣子他们勾肩搭背地走了,六婶子一个人裹紧了棉袄,身影消失在风雪里。
李云峰和孙丽娟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回到家。
屋里暖和,但李云峰心里那股子空落落的感觉,却怎么也挥不去。
“唉。”
他坐在炕沿上,看着窗外黑漆漆的夜。
这还是大草甸子村吗?
楼是新的,路是宽的,连人都是陌生的。
这才几年没回来?两年?还是三年?
怎么就变得这么快,快得让他喘不过气。
以前在村里,随便走走,碰到的都是熟人,喊一声叔,叫一句婶,亲切得很。
现在呢?放眼望去,好多脸都不认识。
那些外国人,说着听不懂的话,在这扎了根。
老郑他们都六十多了,老王太太没了,六叔也没了。
记忆里的那个大草甸子,好像正在一点点消失。
“想啥呢?”
孙丽娟递过来一杯热水。
“没想啥。”李云峰接过杯子,“就是觉得……村里变样了。”
“是变了。”孙丽娟挨着他坐下,“不过日子好了,不是吗?”
李云峰没接话。
是啊,日子是好了,家家户户都有钱了,小汽车都开上了。
可那股子人情味儿,好像也淡了。
他想起六婶子刚才在饭桌上说的钓鱼的事。
那时候多有意思?
带着大盛子那几个憨货,偷偷摸摸去钓鱼,还要防着被六婶子逮住。
钓上来一条大鱼,能高兴好几天。
现在呢?别说钓鱼了,就是给他一座金山,恐怕也找不回当初那份简单的快乐了。
“丽娟。”
“嗯?”
“明天,咱们去钓鱼吧。”李云峰说。
“钓鱼?”孙丽娟有些意外,“这大冷天的?”
“嗯,去乌苏里江。”李云峰看着她,“就咱们俩。”
孙丽娟看着李云峰眼里的那点光,点了点头:“好。”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李云峰就起来了。
他从车库里翻出以前的钓具,又找出了一台小巧的「柴油钻冰机」。
这是龙腾集团自己研发的产品,专门用于北方冬季冰钓或者科考作业,劲儿大,效率高。
他还准备了一个折叠的「保温钓鱼帐篷」,一些速食火锅,还有暖炉。
孙丽娟也收拾了些吃的喝的。
两人没惊动家里人,开着那辆性能强悍的「龙腾」越野车,后面拖斗里放着工具,朝着乌苏里江的方向驶去。
冬日的江面,早就冻得结结实实,白茫茫一片。
越野车在冰面上小心翼翼地行驶了一段,找了个看起来水深合适的区域停下。
李云峰跳下车,拿出「柴油钻冰机」。
突突突——机器发动起来,声音在空旷的江面上显得格外响亮。
没一会儿,厚厚的冰层就被钻开了一个碗口大的窟窿,墨绿色的江水露了出来。
李云峰熟练地清理掉碎冰,然后开始支起「保温钓鱼帐篷」。
帐篷不大,刚好能容纳两个人,里面放上小暖炉,很快就暖和起来。
孙丽娟把速食火锅架好,又摆上带来的小菜。
李云峰则拿出鱼竿,挂上鱼饵,小心地放入冰窟窿里。
两人坐在帐篷里的小马扎上,一边看着鱼漂,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
外面是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帐篷里却温暖如春。
“还记得吗?以前咱们也来这钓过鱼。”李云峰夹了块羊肉,放到孙丽娟碗里。
“记得。”孙丽娟笑了笑,“那时候你还不是大老板,我也还是个小丫头。”
“是啊,那时候……”李云峰喝了口带来的白酒,暖意顺着喉咙下去,“那时候天总是蓝的,水总是清的,人也简单。”
他看着冰窟窿里一动不动的鱼漂。
“那时候钓上一条鱼,能高兴半天,回去跟大盛子他们吹牛。”
“现在呢?”孙丽娟问。
“现在……”李云峰摇了摇头,“没那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