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寨子里的青壮年都沸腾了。
摩拳擦掌,拉帮结派,天天在空地上练球。
连带着,寨子里的气氛都变得火热起来。
除夕前一天,足球赛正式开打。
场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李云峰一家子,自然是坐在最显眼的位置。
老爹李大江,老妈王春花,老丈人孙兴国,丈母娘杨敏,这次也都赶过来了。
四个老人,看着场上你追我赶,嗷嗷叫唤的年轻人,乐得不行。
“嘿!这小子!踢得不错!”
李大江指着场上一个皮肤黝黑的后生,大声叫好。
“我看那个穿红背心的,脚法好!”
孙兴国也不甘示弱。
王春花和杨敏则对比赛兴趣不大,拉着孙丽娟,还有大嫂、大姐、二姐,说着家长里短。
“哎,我说丽娟啊,你跟云峰也不能老在外面这么漂着啊。”
王春花压低声音,“你看这俩孩子,都快不认识你们了。”
“是啊,”
杨敏也帮腔,“总得有个安稳的家。钱再多,家才是根儿。”
孙丽娟只能干笑:“妈,我们这不是回来了嘛。”
她看了一眼不远处,正跟大哥李云冬、姐夫胡浩川他们站着说话的李云峰。
他脸上带着笑,但那笑意,似乎总隔着一层什么。
两个女儿,李雪和李雨,对这泥地里的足球赛也没多大兴趣。
拿着一个傻瓜相机,对着周围的村民和风景拍个不停。
偶尔交头接耳,发出几声不大不小的议论。
比赛很激烈。
输赢倒是其次,主要是图个乐呵。
摔倒了,爬起来拍拍土继续跑。
进球了,一群人嗷嗷叫着抱在一起。
简单,直接,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李云峰看着,偶尔也会跟着喊两嗓子。
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看着那些奔跑的身影,看着那些因为一个进球而欢呼雀跃的脸。
他觉得,挺好。
但也仅限于挺好。
他拿钱,换来了这些人的快乐。
这笔买卖,好像挺划算。
过年这一天,寨子彻底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白天,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到了晚上,重头戏来了。
寨子中央的空地上,燃起了巨大的篝火。
李云峰赞助的十头大肥猪,还有几只山羊,被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香气飘满了整个山谷。
村民们自发组织的表演队,开始表演节目。
唱苗歌,跳苗舞。
虽然不专业,但热情十足。
孩子们围着篝火追逐打闹。
大人们则端着米酒,大口吃肉,大声说笑。
李云峰一家人,也融入了这欢乐的人群。
王春花和杨敏被几个苗家妇女拉着,学跳苗舞,虽然动作笨拙,但笑得合不拢嘴。
李大江和孙兴国,则跟几个寨子里的老头子,划拳喝酒,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大哥李云冬他们,也放下了平时的架子,跟村民们勾肩搭背,称兄道弟。
两个女儿,一开始还有点拘束,后来也被气氛感染,跟着一群半大的孩子,抢烤肉吃,看表演。
孙丽娟陪在李云峰身边,看着眼前这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景象,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云峰,你看,多热闹。”她轻声说。
“嗯,热闹。”李云峰递给她一块烤好的羊腿。
就在这时,人群外围一阵骚动。
几个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的人,在老王的引导下,挤了进来。
“是贵省电视台的!”有人认出来了。
“电视台咋来了?”
“肯定是来采访李老板的吧!”
村民们议论纷纷,但热情不减,反而更加兴奋了。
记者很快找到了李云峰。
一个年轻的女记者,举着话筒,脸上带着职业的笑容。
“李先生您好,我是黔省电视台的记者。早就听说您为龙须水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特地来感受一下这里的年味儿!能简单说几句吗?”
李云峰看着那黑洞洞的镜头,还有记者脸上那标准化的笑容。
他没什么表情。
“没什么好说的。”
他摆摆手,“大家过年开心就好。”
说完,他转身挤进了更热闹的人群里,留下那个记者在原地愣了一下。
老王赶紧上前打圆场。
孙丽娟看着李云峰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篝火噼啪作响,映红了半边天。
热闹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