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就在院子里的玻璃房吃火锅。
热气腾腾的铜锅,咕嘟咕嘟冒着泡。
切得薄如蝉翼的羊肉片,翠绿的蔬菜,新鲜的菌菇,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
一家人,加上宝柱叔、宝栓叔,还有孙丽娟的父亲,围坐在一起,暖意融融。
玻璃房外面,是深秋的庭院,几盏灯笼散发着柔和的光。
“来来来,都动筷子!尝尝这羊肉,今儿特意让人从口外拉回来的!”
王春花热情地招呼着,给这个夹菜,给那个添汤。
李大江端起面前的二锅头,抿了一口,脸颊微微泛红。
他看向对面的宝柱叔和宝栓叔,又扫了一眼自己的老亲家。
“老哥几个,还记得不?当年在大草甸子那会儿,冬天冷得邪乎,能吃上一顿热乎乎的土豆炖白菜,就算过年了!”
宝柱叔夹起一片羊肉,在滚开的麻酱里蘸了蘸,塞进嘴里,满足地嚼着。
“咋能不记得!那时候,谁敢想今天这日子?住着大院子,吃着涮羊肉,还有这……这玻璃房子!”
他指了指头顶。
宝栓叔也跟着感慨:“是啊,种了半辈子的地,土坷垃里刨食,最大的念想就是能让家里人吃饱饭。哪成想,跟着云峰这小子,稀里糊涂的,就闯出这么大个家业!”
孙丽娟的父亲,平时话不多,这会儿也端起酒杯:“当初云峰和丽娟刚在一起,我和我老伴儿还在农场里面改造呢,谁能想到现在咱这老了老了,还十亿身家了!”
“哈哈哈!”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声里,有对过去的唏嘘,有对现在的满足,更有对这翻天覆地变化的难以置信。
当年,谁不是为了吃饱穿暖奔波?
现在,却坐拥着旁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和地位。
这变化,太快,太大了。
李云峰默默地听着,偶尔给大家添点酒水。
他看着父亲,看着叔伯,看着老丈人,看着他们脸上那饱经风霜又带着几分安逸的神情。
是啊,都老了。
当年跟着他一起,从大草甸子走出来,一步步打拼到今天,不容易。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气氛更加热络。
李云峰放下筷子,看向李大江他们几个。
“爸,宝柱叔,宝栓叔,老丈人,你们几位,以后有什么打算?是就在这四九城待着养老,还是想换个地方?海东之国那边,毛驴子他们都在,也挺热闹。”
李大江把酒杯往桌上一顿,毫不犹豫。
“不去!瞎折腾啥?这儿挺好,土生土长的,根儿在这儿!再说了,孙子孙女都在跟前,哪儿也不去!”
宝柱叔连连点头:“对!大哥说得对!哪儿的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家的狗窝!就在这儿,挺好!还能看着孩子们!”
宝栓叔也附和:“是这个理儿!都这把年纪了,挪不动了。就在四九城,钓钓鱼,下下棋,挺舒坦。”
孙丽娟的父亲也笑了笑:“我也习惯这儿了。”
他们都选择了留下。
落叶归根。
对他们这代人来说,故土难离。
李云峰也没再劝。
他理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行,那就在这儿好好歇着。公司的事,也别操心了,交给年轻人去干。”
李大江看了儿子一眼,放下酒杯,语气变得认真了些。
“云峰,你这次出去两年多,一个人跑到那山沟沟里待着,到底琢磨啥了?我看你这次回来,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了。有啥收获没有?”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聚焦到了李云峰身上。
连正在给孩子们夹菜的王春花和杨敏,也都停下了筷子,看了过来。
孙丽娟也望着他,眼神里带着一丝探寻。
李云峰拿起桌上的烟盒,抽出一根,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