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厚的可以去试试,就当去挨顿打……”
苏知知的目光在布告上来来回回地扫了两遍,眼中迸发光芒。
她胸口的一颗心砰砰直跳,指着这个布告:
“我不去鹿书院和猪书院了,我要去武学馆。”
一行三人带着羊肉酒菜和长安武学招生的消息回府了。
大家今日各自在忙黑山产业在京中布线的事,等到吃饭的时候才聚在一起。
苏知知说了今年在街上看见武学馆招生布告的事情。
伍瑛娘意外:“武学馆招你这个年纪的?”
在场的众人其实多少都听过长安武学馆。
大瑜长安的官办学堂,文有国子监,武有武学馆。
大于开国皇帝于马背上得天下,重视文教和武教,但后世铸剑重文轻武,从武者远少于文人。
国子监的学生人数众多,且按照家世和学习内容分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六个学府,学子人数总共多至两千人。
而武学馆,只有这一个馆,师生人数不超过百人。
五品以上的世家子弟可以免试直接入武馆,因此武学馆多数学生为世家子弟。他们读书实在读不好,但身体还算好,就来这里学武,以后还能谋个武职。
庶民之子也有,但是少,需要经过严格筛选才能进入。
学生入读后,会学习兵法、武艺等军事技能。
经武学馆考试合格后,便任武职。
大家之前讨论书院的时候,都没想到过把武学馆考虑进去。
一是因为武学馆向来只招十五岁以上的学子,二是因为从来没听说武学馆有女学生!
倪天机说:“我脚程快,已经去武学馆那边探过了,他们今年招学子的确降低了年岁限制。”
苏知知把涮好的羊肉片放在自己碗里,振振有词:
“这就是天意,我今年十岁,刚好他们就招十岁的学生。”
郝仁给苏知知烫了两片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