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两银子就想拿走我精心打造的头狮板,你还不如去抢!”
即使听到王澄口中说出“假货”两个字时,周三炮也忍不住当场跳脚。
为了造出这件他授箓列班以来的第一件赝品,来上一个开门红,单单从那些海捞子手里淘换老旧板材就花了几十两银子。
又在狮子眼睛上刷了一层精心炼制过的宝漆,从特定的角度看去好像真的宝光氤氲不似凡品。
这小子一还价竟然就还了九成九?
从脚底板砍一刀是吧?
王澄心道‘瞧您说的,抢哪有捡漏你们这些赝手的家底来钱快?’嘴上却十分认真地纠正了对方的误解:
“不,你听错了,我刚刚说的是,你给我五两银子。
‘赝手’朋友!”
最后四个字加重了语气。
“我给你钱处理假货?你是水班的【朝奉郎】?!”
后者大脑当场宕机,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王澄是什么意思。
虽然是问句,却十分笃定,彻底确定自己这是不小心撞上了克星,出师未捷就栽了个跟头。
只是不清楚这个朝奉郎到底看出了多少,值不值得自己认输,认怂。
正常情况下【赝手】造假不怕被人事后拆穿找上门来。
因为那叫“打眼”。
赝手造假一行也有禁忌行规“十不”:
“不鉴定、不教学、不争论、不保真、不欠钱、不退货、不反悔、不问来历、不问进价、不打枪(低价出售正品)。”
经验不足、判断失误或者假货仿制手法太逼真,导致以高价购入赝品,在收藏者圈子算是常见的“交学费”现象。
跟占便宜的“捡漏”一样,买定离手,吃亏的一方只能自认倒霉。
不能捡漏的时候你欢天喜地,打眼的时候就恼羞成怒,这不合规矩。
但要是当场被人人赃俱获可就遭老罪喽!
跟赌徒差不多,没有被抓住的叫赌神,被抓住的就是出老千;也跟隔壁老王差不多,没被抓住就是情圣,抓住了就是奸夫...
无论赌徒、老王还是赝手,遇到蛮横的被剁掉一肢,彻底废掉饭碗都不奇怪。
加上,职官【赝手】还有禁忌在身,因为学艺不精被当场戳破的后果更严重,甚至有可能是惨烈。
王澄看到他脸上的迟疑,就知道这伙计以为自己在诓他,却又想保住头狮板,毫不犹豫地加了一把火:
“桐油、大漆、松节油、黄丹粉、十万海珍凤尾比目鱼的眼液....”
这次周三炮毫不犹豫地从怀里掏出五两银子,双手捧着送到王澄面前,眼神都清澈了起来:
“是兄弟我不懂事,刚刚说话太大声了,这五两银子请您一定要收下。”
也不能怪他跪的快,实在是因为王澄刚刚报出来的,正是他辛苦炼制出来的,以假乱真的宝漆配方!
为什么不直接动手?
赝手是骗子不是强盗,打劫什么的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况且,眼前这个少年真人不露相,【朝奉郎】在水班中地位向来不低。
自己到人家地头行骗,要是不自己体面,人家恐怕就要帮自己体面了。
真动手,他怕不仅要破功,甚至还有可能被打断五肢。
“哈哈,好说,好说。”
王澄目的达成笑容满面,随手接过那五两银子,又让身边跟着的张文抱起了那块头狮板,卷起了摊子上的所有赝品。
【赝手】周三炮则丢下摊子扭头就走。
张文看着对方灰溜溜逃走的背影,有些奇怪道:
“大船头儿,这头狮板不是假的吗?
咱们带这玩意儿回去干什么?”
王澄喜不自胜地伸手摸了摸狮头板上的独角:
“谁跟你说这是假的?
这东西确实是假货,但不能说全是假货,而是以真造假,那位赝手不识货而已。
你回去就把它装到张福顺号,再准备三牲供品,我给你们开开眼。”
张文这个【吉良命】脑子活,遇到王澄这位贵人之后成长飞快,一经提醒就立刻明白过来:
“您的意思是,他想把假货伪装成真货卖给咱们,实际上这东西真的是个真货?
最后不仅没有骗到人,还反过来被您给骗了?”
王澄瞪了他一眼:
“朝奉郎的事怎么能叫骗呢?这叫市场监管懂不懂?
我大发慈悲,没有当场拆穿这个【赝手】,还让他长了教训,精进了本事,他还得谢谢咱呢!”
果不其然,那位赝手即将走出古玩一条街的时候又回过头来拱拱手,感激道: